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预”见冬天,“防”护健康 | 卫生健康学院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指南

 2024/11/25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字体: 】  【打印此文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让同学们感到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季节的多发疾病。现将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同学分享,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好预防,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流行性感冒

症状: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疾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传播途径:病毒随着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

预防: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二、诺如病毒

症状: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一般会在2-3天内逐渐好转。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预防:

1)注意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3)尽量减少外出参与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身边人;

4)一旦出现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带来的伤害。

三、手足口病

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表现为发烧、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1)密切接触传播;(2)呼吸道飞沫传播;(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预防:

1)大人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常清洗、晾晒、消毒;

四、支原体肺炎

症状:早期一般没有明显表现,起初有乏力、轻微发热、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相互传染。

预防:

1)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环境清洁等卫生习惯;

2)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去时佩戴口罩;

3)咳嗽或打喷嚏时勿对着他人,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水痘

症状: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传播途径:儿童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以2-6岁为高发群体,接触患者后95%以上会发病,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建议12-15个月和4-6岁各接种1次;

2)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

六、疱疹性咽峡炎

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症状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多以突发高热开始,患病的主要表现出头痛、咽痛、咽峡部小疱疹和口部溃疡。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症状,甚至引起热性惊厥。

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也很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1-7岁的儿童为易感儿童。

预防:

1)多喝水、勤洗手、保证生活环境卫生;

2) 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需进入公共场所需佩戴好口罩;

3)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饮食应以清淡好消化为宜,多吃蔬菜;

健康小技巧

一、感冒原因多,冬季需警惕

冬季感冒频发,主要是由于低温环境下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难以快速适应。此外,冬季空气干燥,利于病毒传播,而人群在室内活动时间增多、空气流通不畅,也为感冒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预防有妙招,健康常相伴

    1、注意保暖:冬季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头部、脚部和手部的保暖。外出时佩戴帽子、围巾、手套,避免受寒引发感冒。

    2、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至少三次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瑜伽等。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阳光充足的上午或下午,避免早晚过冷时段。

    3、饮食均衡:合理饮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环节。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同时,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4、保持通风:冬季室内常因取暖而封闭,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可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预防感冒的关键步骤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双手会接触到各种物品,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因此,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应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同时,要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的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给他人。

    6、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温馨提醒:如有以上情况同学,请主动向辅导员老师报备情况,并配合做好健康监测等防施,坚持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力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冬季预防感冒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冒风险。卫生健康学院特别提醒您,面对寒潮天气要科学防范,同学们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防护,让我们携手共同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

责任编辑: 卫生健康学院信息管理员
相关链接
考生|在校生|教师|校友

学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东城大道588号版权所有:ok138cn太阳集团技术支持:讯迈科技

Baidu
sogou